這學校圍牆很熟悉吧? 這是現在學校圍牆的新趨勢
(這是學校舊門口) (新的校門口)
講完故事走在小雨中, 轉個彎發現舊圍牆和新的的差異,趕緊拍下來
來個對照, 這是不是跟老師新舊作為的對比很有異曲同工之妙.
今天講完故事後, 弟弟的老師上前來和我聊聊, 一開頭她就說「弟弟要參加客
家歌謠比賽妳知道嗎?」, 蝦咪! 又要參加比賽, 這孩子是比賽成癮了嗎? 老
師說沒關係他要就讓他去.
這時, 與老師提到昨日與弟弟的對話
弟弟一上車就說, 媽媽我今天生字講得很好, 老師大大的誇讚我, 同學只有我
查生字查的最多, 而且讀的最大聲.
媽:弟弟, 老師很疼你,常誇讚你, 但如果你升上三年級後, 心的老師不再誇
你時, 你會怎樣?
弟 : 沒關係呀, 我還是會努力!
會這樣子跟孩子打預防針是因為哥哥低年級也跟他一樣, 常讓老師讚美, 但中
年級時他的導師都把孩子當大人看待, 不隨意讚揚孩子, 這不是最糟的, 那時
哥哥自願想參加比賽(像朗讀一類的), 他的導師都不給機會,因為勝算不大,
還有剛開始班導問「誰當過班長?」她班上的班長想用「有經驗的」, 即便哥哥
曾在二年級當過三個月的班長都不足被她採信, 就這樣哥哥過著低潮的中年級
生活.
反觀, 弟弟現在的老師那就不一樣了, 她說, 給孩子機會讓他們試試何妨,
這就是老師的視野, 孩子代表班上去比賽得獎固然很好, 但抹煞孩子的熱忱更
不可取. 老師的績效比較重要嗎? 那只是一時的, 能激勵孩子的老師更令人
讚賞. 哥哥高年級遇到的班導是年輕陽光大男孩, 雖說我們很不能適應這麼
年輕的老師, 但他也懂得珍惜孩子、讓孩子有發揮的空間,哥哥此時再度要求
去朗讀比賽, 他同意; 雖說哥哥沒有朗讀的天生條件, 熱情卻是他最大的原動力.
多年前拜讀過雷夫.艾斯奎的第56號教室, 很羨慕被他教過的學生; 我們的孩
子福份很多, 遇到的老師願意給他們機會去做他們想做的, 我真的感激.
弟弟的變化一直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. 弟弟的學校下星期二舉辦讀經會考,
弟弟他們一口氣要挑戰「三字經」全部, 連老師都直呼很難, 但孩子們在同儕
的中就是相輔相成地把整個三字經背起來. Bravo!
後記 :和好友聊及十二年國教, 其中我有個認知, 那就是絕對不能得罪老師
分數在老師手上, 好友馬上提醒我別在部落格寫老師的不是, 那都是
證據, 趕緊處理掉. 真的如此嗎? 這是甚麼世界!